折叠 编辑本段 建置沿革
新野县新野县境商、周时属邓国,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前312—301年)曾被韩国占领秦时属南阳郡穰县。
西汉初年(前206—202之间)置县,始名新野,治所在今县城,属南阳郡,后置清阳钢县,治所在今沙堰夏官营。高祖七年(前200年)七月,置棘阳县,治所在今前高庙乡张楼村。同年,置朝阳县,治所在今新甸铺张庄村。或束次色带委这汉高后八年(前180年),置新都县,治所在今王庄镇九女城,统属南阳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新都入新野县。建安六年(201年),刘备驻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拔新野,刘备奔往江夏。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县属魏,正始年间(241-249牛),荆州治般握无甲历怕赶也所移驻新野。晋武帝太康年间(281—289年),分南阳郡立义阳郡,治所在新野,辖新野、棘阳、朝阳、穰、邓、蔡阳、安昌、随、厥西、平氏、义阳、平林12县。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分义阳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阳,辖新野、棘阳、穰、朝阳、安昌5县。南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首或离22年),河南郡侨治棘阳,新野郡治徙新野,二郡统属雍州部(今襄阳)。刘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废新野郡,刘宋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遂废朝阳县。齐永泰元年(498年),新野郡屑北魏,析新野县置西棘阳(治所在今沙堰识企亚粉夜镇古城)、南棘阳(治所棘阳故址);在棘阳置汉广耶此胡,二县属之。时,新野郡辖新野、穰、池阳3察县,二郡统属荆州部。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改汉广郡为黄岗郡,改没革独劳冷选专们云况断南棘阳为百宁县,后看顺苦也地林面非统获似复改为棘阳县。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黄岗郡和棘阳县,改新野郡为滕王国,国废,复为郡。假坚菜微负动委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新野郡,新野县属南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县内置新州,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村,是年废,新野县归邓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废县为镇,属穰县。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新野县,属邓州,至元八年(1271年),随邓州属南阳府,明、清因之。1914(民完古衡态此厂收角号手国3年),新野县属汝阳道注派。1928年,道废隶省。1932年(民国21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2月新野解放光和情圆在晶限,屑桐柏行政公者第三专区。1949年4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68年5月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1月州属南阳市,至今[1促步准代迅]。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新野解放后,建置屡有变更。?1947年全县设6个区下辖158个乡和7个街道办事处。1950年,改设为7区辖174个乡。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措民公社为政社合一体制,全县设9个人民公社,下辖142个生产大队。?1留地否查预态远量植互963年增设城关镇,全县为9社陆干周他显混永1镇。1975年4月,增设前高庙、上港、王庄、樊集、上在5个公社,全县为14个公社(含航运公社)l个镇。?198船久外案理绿3年12月,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委增给边跳球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12月,沙堰乡露视突便州、新甸铺乡、王庄乡改为镇。?1994年歪子船论投伟样乡改为镇。?1995年,施庵站径乡改为镇。1996年10月五星乡改为镇。至此全县设7镇7乡,下辖264个村民委员会(含7个居民委员会),2973个村苗朝伤际讲任提工乙州体民小组。2008年成立汉城街道办事处、汉华街道办事处,至此全县共设八镇五乡两个街道办事处,下辖16个社区居委会和256个村民委员会[2]。
乡镇名称 | 村(居)民委员会个数 | 编质衣村(居)民委员会名称 |
---|---|---|
全县 | 272 | |
汉城街道办事处 | 9 | 解放街、民主街、东关现尽抓鲜陈脸长圆穿火族、南关、西关、北关、红饭杂伤旗、卢庄、张营 |
汉华街道办事处 | 7 | 书院、淯滨、团子耐能确们零回置实结、湍口、樊楼、蔡庄、孟营 |
城郊乡 | 15 | 吕庄、袁庄、郭营、胡营、关场、花陂、马庄、马营、官碾、李湖、王营、张楼、齐马庄、上青羊、下青羊 |
五星镇 | 20 | 宋湾、判官庄、前孙楼、魏楼、五龙庙、后楼、大李营、水田、廖楼、任集、方营、黄营、郭湖、王葛庄、闽营、南张楼、南马庄、台庄、还字向后题助罗陈庄、张店 |
王庄镇 | 19 | 东张店、乔湾、水台子、梅湾、说亲必皇杆联更措道美质前孙、赵庙、小集、王庄、毛寨资棉象厂急、阎庄、玉皇庙、潘奏况额刻看脚庄、西高营、王桥、曹营、张湾、兴化寺、兴化、周张坑 |
溧河铺镇 | 27 | 李楼、庄营、周营、王坡、屯头、溧河铺、毛桥、土堰、孙楼、王西河、杨陂集、吴堂、江黄集、高庄、王枣庄、田口名、熊油坊、冯营、杨岗、贾桥、后陈、熊楼、许桥、吕阁、南河、单岗、西洼 |
前高庙乡 | 17 | 前张楼、张庄、张刘营、王楼、阎坡、东高营、焦岗、郭湾、河北、徐寨、时楼、心适由既显二稳写概钢死王祠堂、龙潭、下探油投号通久志案六危可庙、信坡、王套楼、任桥 |
施庵镇 | 24 | 万庄、前罗、卢大桥、施庵、荆陂陈、大营、王茨园、薛庄、涧河、东杨营、兴隆观、渠西、渠东、朱寨、黄李、宋张、曾营、桥她同激非入楼、朱庄、詹岗、贺岗、白岗、冀岗、小营、魏寨 |
沙堰镇 | 21 | 翟庄、李庄、霞雾溪、沙堰南、沙堰北、拐李、吕营、冀庄、曹坡、陈营、李营、肖庄、丁庄、叶桥、赵湖、夏官营、车湾、焦店、横堤铺、管通行轮为不常肥周贺庄、秦堰 |
樊集乡 | 13 | 冀湾、鲍湾、后河、骆庄、肜庄、刘庄、樊集、陈河、潦口、东赵庄、钮寨、杨庄、曹庄 |
歪子镇 | 22 | 史营、岗头、北黄营、三河寨、棉花庄、老庙、马渠湖、寺门、歪子、于营、冯庄、官寺、汤庄、常蝉庵、老庄、周单庄、北肜庄、莫李营、彭庄、蟒张营、王小试王跳香消商知活离良权桥、韩何营 |
上庄乡 | 18 | 邓庄、田庄、康营、樊湾式守值初、老龙镇、杨营、王寨、上庄、上凤鸣、杨阁、山坡、马集、彭桥苦慢各波征兵、柳坡、王大桥、小陈营、陈家道、西韩营 |
王集镇 | 18 | 西张庄、秦杜营、石头庙、史井、齐楼、王集、冯集、东园、汪堤、范坡、石羊岗、曹集、西赵庄、白滩、徐埠口、归集、高桥、周湾 |
上港乡 | 16 | 赵岗、梁埠口、齐花园、梁营、小五、王白、张花楼、瓦亭陂、岗北、香乔、岗南、魏庙、戴楼、张坡田的步未解形当兰燃富、果园、宅子 |
新甸铺镇 | 26 | 津湾、杜岗、乔庄、于庙刻新、刁河堂、新北、新南、宋庄、杜桥、黑龙、程营、姚营、石桥、白龙、刘湾、陈家、南王、骆湾、艾庄、官渠、套楼、元帅、翟湾、魏湾、韩营、白湾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属汉水流域,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界于112o总14'44"—112o35'42",北纬32o19'30"—32o49'08"之间。全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1062平方公心百月坏军没水里,境内平坦,沃野百里。东北距省会郑州316公里,南阳、襄阳机场均60公论里,县内有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折叠 气候环境
新野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15.8小时,生备染交哪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721.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无霜前228天;年平均风速2.9?米/秒。主要气象灾害有:雨涝、干旱、大风.冰雹等。按照气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春季始于3月26日,持续56天;夏季始于5月21日,持续113天;秋季始于9月11日,持续61天;冬季始于11月11日,持续135天。概括四季气候特点;春季多风、气候多变;夏季湿热、旱涝频繁;秋季凉爽、阴雨连绵;冬季于冷,雨雪稀少[3]。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062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南阳盆地南部,既是平原,又是岗地、洼地,还有河湖坑塘。就土壤类型而言,全县共有4个土类、4个亚类、8个土属、37个土种,其中:灰潮土20.5万亩,黄老土20.8万亩,黑老土28.8万亩,砂礓黑土43.9万亩。就目前利用情况看,农业耕地97.6万亩,占总面积61.3%,城镇村庄道路用地47.2万亩,占24%,林业用地3.2万亩,占2%,河沟渠道9.8万亩,占6.2%。全县现有农耕地97.6万亩,多为河流沉淀物覆盖,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适应植物种类繁多,最具发展商品生产的优越条件。
折叠 动植物资源
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业种植业主要有农作物35种,小麦、棉花为两大支柱产业,芝麻、花生、玉米、薯类、瓜类、烟、麻等也占有一定比重。蔬菜种类繁多,大白菜、大葱、黄瓜、芹菜、萝卜、姜等远销北京等100多个城市。水果生产也有一定数量,苹果、梨为大宗,其次有梅、杏、柿等。全县饲养动物有32种,如牛、驴、骡、马、猪、羊、兔、鸡、鹅、犬、猫以及鱼类等,饲养量较多的为牛、猪、羊、鱼、鸡等。
折叠 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47亿立方米,其中:自然降水(年均量)2.12亿立方米,引用外来水2.9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1.39亿平方米,全县亩均有水629立方米,人均有水969亿立方米。此外,白河、唐河、湍河等8条河流的过境水(年均量)约37.3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
折叠 矿产资源
县境施庵、沙堰部分地区地下储油丰富,据河南油田勘测,含油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储油约1100万吨,油层深度在2300~2800米之间,属河南油田开采的一部分。此外,白河砂可用于新型建材,储量为2500万立方米,可采量为1050立方米。
折叠 旅游资源
新野县历史悠久,人才荟萃,现保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1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89处,东汉刘秀、蜀汉刘备均在此屯兵,而后竟成帝业。省规划的三国旅游线路中,新野为其重要景点之一。汉光武台、汉议事台、汉桑城、汉文化小巷,更是游人必到之地[4]。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6年,全县年末总人口83.76万人;常住人口61.28万人;出生率10.41‰;死亡率6.46‰;人口自然增长率3.9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4%。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领导
姓名 | 籍??贯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姓名 | 籍??贯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王培育 | 河北省广平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49.10-1950.10 | 宋步祺 | 河北省威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49.10-1951.8 |
李辑五 | 山东省日照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50.10-1953.5 | 董??宏 | 山西省武乡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51.8-1953.5 |
董??宏 | 山西省武乡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53.5-1954.12 | 王伯珍 | 河南省内乡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53.5-1960.3 |
张云生 | 河北省大名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54.12-1956.6 | 孙文华 | 河南省桐柏县 | 新野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60.3-1962.8 |
栾培泽 | 山东省临青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56.6-1959.6 | 王伯珍 | 河南省内乡县 | 新野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62.8-1965.7 |
刘??宪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59.6—1960.2 | 卢正千 | 河南省邓县 | 新野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65.7-1968.2 | |
栾培泽 | 山东省临青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60.2-1960.10 | 姚学廉 | 河南省辉县 | 新野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68.2-1969.11 |
吕华 | 山东省广饶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60.1O-1961.10 | 陶治中 | 河南省内乡县 | 新野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69.11—1975.2 |
董??宏 | 山西省武乡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61.10-1965.6 | 李兆钧 | 河南省西峡县 | 新野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7.12-1980.9 |
刘汝杰 | 山东省临沂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65.6-1967.1 | 张玉祥 | 河南省镇平县 | 新野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80.9-1981.5 |
陶治中 | 河南省内乡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70.12-1973.10 | 李玉明 | 河南省方城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1.5-1984.4 |
郭发寿 | 河南省宜阳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73.10-1975.3 | 杨运太 | 河南省南召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4.6-?1988.2 |
阎保庆 | 河南省南召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75.3-1977.12 | 乔富胜 | 河南省新野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8.4-1991.8 |
李兆钧 | 河南省西峡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77.12-1980.9 | 杨敬梅 | 河南省舞阳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1.8—1994.2 |
张玉祥 | 河南省镇平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80.9-1984.4 | 王清华 | 南阳市卧龙区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4.2-1997.5 |
刘海程 | 河南省南阳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84.4-1985.8 | 赵焕之 | 河南省邓州市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7.5-2000.11 |
杨海平 | 河南省方城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85.8-1991.6 | 方显中 | 南阳市卧龙区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00.11-2004.4 |
乔富胜 | 河南省新野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91.8?-1993.12 | 胡云生 | 河南省内乡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04.4-2007.9 |
杨敬梅 | 河南省舞阳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93.12—1994.1 | 金浩 | 南阳市宛城区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07.9-2011.4 |
杨德明 | 河南省南召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94.12—1997.3 | 常英敏 | 河南省内乡县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11.4-2014.4 |
王清华 | 南阳市卧龙区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1997.3-2000.5 | 燕?峰 | 南阳市宛城区 | 新野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14.4- |
赵焕之 | 河南省邓州市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2000.5-2004.3 | ||||
方显中 | 南阳市卧龙区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2004.3-2011.4 | ||||
金??浩 | 南阳市宛城区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2011.4-2014.3 | ||||
常英敏 | 河南省内乡县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2014.3-2016.9 | ||||
燕?峰 | 南阳市宛城区 | 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 2016.9-2017.4 | ||||
中共新野县委书记 | 2017.4- | [5] |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6年,全年生产总值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87.1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8.6:49.1:32.3调整为17.2:49:33.8,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2075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23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31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6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06%。
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53817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51667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8362元。
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5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8.5%,较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3亿元,同比增长5.2%。
折叠 第一产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万亩,比上年下降0.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6.4万亩,下降0.1%,玉米种植面积34.9万亩,下降1.7%;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下降43.8%;油料种植面积44.2万亩,增长9.3%;蔬菜种植面积36.7万亩,增长8.5%。
全年粮食产量50.1万吨,比上年下降4%,其中小麦产量36.2万吨,下降4.2%,小麦单产达474.3公斤/亩,下降4.1%。棉花产量0.1万吨,下降46.4%。油料产量13.9万吨,增长14.3%。蔬菜产量178.4万吨,增长7.2%。肉类总产量5.15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3万吨,增长14.8%。
2016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0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44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6.75万千瓦,农用拖拉机89265台,全年农村用电量2.89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1万吨,农药施用量3143.7吨。
折叠 第三产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全部工业实现产值578.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33.7亿元,同比增长11%。
2016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0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纺织、食品、光电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84.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7.4%,同比增长9.5%,其中纺织业86家实现增加值69.9亿元,增长7.6%;食品加工业23家实现增加值9亿元,增长15.1%;光电产业12家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28.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纱、布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4%和2.8%,水泥产量同比增长9.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利润总额33.4亿元,同比增长11.3%;2016年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1亿元,比上年增长6%;实现利润总额19.9亿元,同比增长8.8%。
全年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13.2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2亿元,增长1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0.1%,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7.9亿元,增长13.1%。
2016年末,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9家,其中2级资质2家,3级资质9家,劳务分包8家。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实现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560万元,同比增长2.5%。全县建筑业增加值7.85亿元,增长14.9%。
折叠 第三产业
201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7.8%。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5亿元,增长13.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亿元,增长7.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增长19%。在限额以上中,批发业完成11.6亿元,增长19.8%,零售业完成11.3亿元,增长18.6%,住宿业完成0.9亿元,增长20.3%,餐饮业完成0.4亿元,增长16.4%。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4.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771.6万元,增长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87.6万元,比上年21%;电信业务总量34384万元,比上年增长9.6%。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3万人,比上年增长26.1%;旅游业综合收入6539万元,比上年增长25.4%;旅游招商引资3.2亿元,旅游投资2.8亿元。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岑氏、邓氏寻根旅游团1700多人,津湾村首届“桃花文化艺术节”共迎来郑州、武汉、襄阳等地游客29.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2010万元。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2016年末全县拥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当年招生200人,在校生805人,毕业生541人;普通高中7所,当年招生3830人,在校生9966人,毕业生2768人;普通初中23所,当年招生10372人,在校生26437人,毕业生6445人;普通小学115所,当年招生13297人,在校生83519人,毕业生1050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23人,在校生8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609人。
校名 | 简介 | 校址 | 校园风光 |
---|---|---|---|
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 | 新野一高成立于1907年,其前身新野县中学堂,诞生于新野县县城北门外明代嘉靖年间创办的白水书院。它是新野县第一所官办的中学。80年代,在高考制度恢复的大形势下,新野一高延引名师,狠抓质量,成为南阳地区最早的13所重点高中之一;世纪之交,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迅速提升,被评为南阳市示范性高中。 | 新野县书香人家附近 | ![]() |
新野春晖学校 | 新野春晖学校,由江苏春晖教育集团投资1.5亿倾情打造,是新野县委县政府为提高新野基础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南阳市十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学校由江苏名师名校长和本地教育界专家精英联袂打造,在苏豫结合基础上以引进江苏先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目标创办的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小班化、全寄宿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公助”学校。 | 新野县新野快速通道与335线交汇处 | ![]() |
新野明德双语学校 | 明德双语学校是新野县2013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江苏名师名校长领衔创办,江苏与河南两省名师、学科带头人等教育精英倾情加盟,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寄宿制、小班化、全封闭、现代化的民办公助学校。学校总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8万㎡。学校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室、图书室、带空调学生公寓、餐厅、塑胶运动场、多功能报告厅、微机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浴室等全套教育及生活设施。 | 新野县335省道 | ![]() |
折叠 医疗卫生
2016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4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1个,急救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个,村级卫生室519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92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920张。卫生技术人员206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54人,注册护士1211人。
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4.9万人,参合率达99%以上。筹措新农合基金3.5亿元,全年基金支出2.96亿元,受益群众249万人次。其中,住院大额补助6.4万人次,补助金额2.05亿元。门诊补助240.6万人次,补助金额7833万元。
折叠 人民生活
2016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7924元,比上年增长7.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2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358元,增长4.1%。其中,食品类消费支出5632元,增长7.7%,全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4%。
全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0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7781元,增长13.5%,家庭经营性净收入5998元,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839元,增长22.3%。
折叠 社会保障
2016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人数45740人,其中,在职职工30869人,离退休人员1487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1117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4362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910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715万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9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821万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5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73万元,接受城乡医疗救助人数49010人次[6]。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建县时间
新野建县始于何时?明嘉靖《邓州志》、清康熙《新野县志》均记为西汉初年。查《河南省区县沿革简表》:秦置南阳耶,辖县无新野。《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辖县三十六,始有新野县名。《历代地理沿革表》(光绪二十一年春二月广雅书局刊,陈芳绩撰)注:新野为汉县,属南阳郡。《辞海》(1484页)新野条注:古县名。西汉置。可见新野建县时间,在汉而不在秦,确系无疑。但建于西汉何时,没有确切记载。后查《史记》、《西汉会要》、《两汉博闻》、《元和郡县志>》、《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等史志典关于县名之由来,众说纷纭。迄今没有定论。经访问考查,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日:在远古时期,新野境域为沼泽之区,以后逐渐成为陆地,蔓草盈野,后经开发,成为良沃。建县时,改“薪”为“新”,名为新野。
一曰:据《水经注》称:淯水枝津分派,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邓氏等陂,盖地为良沃,故以新野为名。(见民国20年(1931年)出版的《今县释名》,柯昌泗著)。
一曰:新野的含义是新形成的田野。远古时期,南阳盆地据说是个湖泊,新野正处在湖底。盆地周围的山岭,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流水冲刷,致使湖泊逐渐淤积,最后只剩湖底是片积水区。大约到了战国时期,这处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汉置县,谓之新野。(见198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名漫录》,尚景熙著)。
一曰:新野县名的由来可能与新都有关。新都即今王庄镇的九女城。在汉代曾屡为侯国……因新野城位于新都邑西20公里,《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县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新野早在春秋时已为封邑,称“蒸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的兴修,蒸野一带的土地得到灌溉,皆成良田,从而人口增加,气象更新,西汉初新建为县时,遂称新野。以上诸说,从地形地貌、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政治演变等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均有道理,但都属意析而缺乏实据,待再查再考。
折叠 名优特产
享誉中外的新野张飞板面
在豫西南新野县,人们始终传承张飞板面着一种作法独特的风味小吃-新野张飞板面。这种享誉中外的三国板面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而它与三国名将张飞有着一段轶文趣事。相传公元201年刘备屯兵新野,责令张飞演练部队,扩大蜀地。随着训练的艰苦,张飞每顿食一桶面食而还感觉饥饿。于是,张飞叫来火头军士,令他想办法做出耐饥饿的饭。一个多月过去了,军士还是缩手无策。有一天,张将军发了脾气,把和好的面抓在手里,使劲甩在青石板上,面越摔越结实,将军顿时感到奇怪,又重新将面在石头上摔,然后拉成条,丢进开水锅里煮,捞出来以后兑以佐料,将军品尝后顿感可口。从此,火头军士便仿照将军的方式为将军做饭,将军吃后感觉面揉、有筋骨,吃了两大碗后,半天也不感觉饿,后成为张将军每顿必食的“美味佳肴”。凡将军打仗之时,必定要饱吃一顿,战场上将军勇猛顽强屡战屡胜,成为传奇式的人物。
如今,新野县在传统的工艺上,通过精加工、细操作、揉条摔板、厚薄均匀、炸炒焖炖、佐料齐全。视之,粉白、菜青,油红;品尝,肉烂、辣香、味道极佳。县城板面能手马国龙曾以张飞板面参加河南省烹饪协会举办的地方风味小吃和河南名吃比赛,多次获得了地方风味名吃金奖,使张飞板面名声大振。于是,凡到新野县来观光旅游的客人,必然要到板面馆,来上一碗张将军发明的板面,慢慢品尝,有滋有味,体验当年张将军的勇猛、分享其快乐。
风味独特的“三国臊子
新野县有一种饮誉海内外的地方风味食品——“三国臊子”。这一小小的地方名吃据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特殊的工艺、独特的风味,赢得古今消费者的喜爱。据史书记载,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雄踞新野,与诸葛亮、关羽、张飞共图大业。诸葛亮深感军队要行军打仗,朝比暮彼,居无定所,置饮困难,便潜心研究试验发明了臊子,作为战时应急食品被军兵交口称赞,后来传入了民间。而新野乡民把孔明先生发明的臊子代代相传,工艺不断提高,使“三国臊子”久盛不衰。曾先后在河南省地方风味小吃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受到海内外人士的赞誉。
新野“三国臊子”以牛羊肉为原料,其作法是:精选肥瘦适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将干红辣椒入油脂中炸至焦黄,色味被收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备用;将切好之肉丁入油脂,反复炒动,至肉块定形后,将拍过的辣椒及精盐、大料、花椒、良姜、桂皮、砂仁、豆蔻、草果等调味品适时兑入,以温火煎熟肉中水分。待肉丁着色均匀呈枣红色时,离火降温,精在工艺,巧在火候,成品臊子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食用时,取臊子适量,加入蔬菜中同炒,素菜荤味,口感甚佳,浇于面食中十分出味。
新野“三国臊子”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保鲜期长,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经夏不腐,味道不变。包装分为盆装、小袋装、礼品装,并有各种不同口味,成为居家食用和馈赠亲朋的礼物。
为了开发新野“三国臊子”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新野县饮食服务公司建起了“三国臊子”加工厂,除用传统工艺炒制臊子外,又采用先进消毒技术和真空袋包装。随着三国旅游线的开发,新野成为游人必至的主要景点。各地游客来到诸葛亮初出茅庐、刘皇叔三分天下的发祥地,除了寻胜访古外,必然要尝一尝诸葛亮发明的“三国臊子”,并买上几袋馈赠亲友。这些经过注册商标、精美包装的新野“三国臊子”,成了海内外许多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汉华”牌曲酒、酒精
利用传统的酿造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上等小麦制曲,沿袭五粮工艺,陈年老窖发酵,长期储存,精心勾兑。经国家酿酒专家品评,具有窖香浓郁,绵甜醇厚,入口爽净,余味悠长的独特风味,以其香味突出,口感正,不上头,不刺喉,不口渴等特点,得到了消费者青睐。优质浓香型“汉华牌”曲酒30个品种,畅销全国10省100多个县市,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质量时报》名优企业促进会授予“质量之星企业”,“汉华”牌系列酒二000年十一月被河南省工商局评为“河南知名商品”,二00一年九月九日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二00三年被河南省邮政物流公司定为邮政物流专用产品。2005年所产浓香型“汉华”牌系列白酒被河南省工商局和河南日报社评为“河南优质白酒”,“汉华”商标亦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汉华酒厂1958年建设,具有近50年的历史,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流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
据历史记载,东汉刘秀反莽起义,攻克新野,被王莽追撵,与阴丽华相遇,妍妍淑女阴丽华呈阴氏佳酿宴刘秀,刘秀举杯惊艳,相见恨晚,酒美人更美,刘秀当即发下宏誓大愿:“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称帝后册封阴丽华为皇后,册封阴氏老窖“汉华酒”为宫廷御酒。让汉光武帝刘秀神清气爽、雄姿英发的汉华美酒也由此风光华夏。
棉纺织
棉纺织工业是新野的主导产业,全县有纱锭100万余锭,织机5000余台,年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高档服装面料2亿米,年实现产值99亿元,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0%。其中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20强企业和河南省50家重点扶持企业,是全国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基地,年销售收入18亿元。县棉纺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设施完善,实行封闭管理,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入住限额以上企业39家,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棉花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被誉为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和河南省十强县,“银鹏”牌棉花被评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之一。
皮南杂交肉牛
2006年5月25号,新野皮埃蒙特肉牛与南阳黄牛杂交牛肉品鉴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会议中心举行,新野的皮南杂交牛肉得到了专家与各界代表的一致好评,被确定为营养型、保健型、双肌高档牛肉。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曹兵海指出:新野皮南杂交牛体型兼容了父母本的优秀特征,载肉量大、屠宰率和净肉率及成品肉率高,躯体各部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钙、铁、锌、锰含量很高,牛肉质地细嫩,具有较好的风味保持性和耐加工性,该牛肉属高档营养性、保健性、双肌型牛肉,具有很高的生产推广价值[7]。
折叠 地方文化
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那时,玩猴者多半将这营生作为养家糊口的生计门路而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么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你看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们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要多像有多像,实在是滑稽。?新野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猴戏市场。野性十足的小毛猴,通过新野民间艺人耐心的调教,成了妙趣横生的喜剧演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绝活。
新野的猴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里做过县令的吴承恩也对这猴戏无比钟爱。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吴承恩在任新野知县的两年中,不仅德绩兼优,对新野的民间艺术研究也颇深。《西游记》第一回中刻画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就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仙石的通体三维尺寸与汉议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可见吴承恩对新野的人情风貌多么熟悉。吴承恩在任期间,深居简从,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的传统民间艺术猴戏更是入耳入脑,了如指掌。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足见吴承恩对新野的民间习俗了解之深。也许,因为有了他对新野猴戏细致入微的观察,有了新野猴戏中活龙活现的猴子情态,才有了神话力作《西游记》中招人喜爱的猴王形象。
折叠 历史文物
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玉杯“一捧雪”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
传世文物“一捧雪”,经故宫鉴定,玉料出自新疆和田,为明代玉器之珍品,属国家二级文物,现存于歪子莫李营村,已传世400余年。玉杯“一捧雪”,是明朝嘉靖年间太常寺正卿莫怀古的传家瑰宝。玉杯通体为白色,略透淡绿,雕刻精美,造型奇特,口径7厘米,深2.5厘米,壁厚0.2厘米,杯身琢出一剪梅枝攀缠,17朵梅花形态各异,含苞待放,吐蕊滴翠,巧夺天工。杯内斟酒,呈雪花飞舞的奇观,故名“一捧雪”。因为玉杯“一捧雪”为稀世珍宝,明朝宰相严嵩就假借皇帝的名义胁迫莫怀古交出玉杯。莫怀古的夫人李雪艳为护宝而被逼身亡,其家族为保护玉杯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酿成了明代十大奇案之一。被后人编成戏剧《一捧雪》传唱。北京京剧院在1988年整理成经典京剧《一捧雪》在京公演,轰动全国。莫怀古几经辗转,来到新野,隐居下来。后世子孙为不忘祖先,改姓“莫李”。传家宝“一捧雪”世代被传承珍藏。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议事台
三国时,刘备在新野屯驻期间,议事台常在南城门内一台与孔明、关羽、张飞磋商军国大计,时人呼此台为议事台。议事台为长方形,南北长80米,宽4米,高5米,砖石结构。向上看建有一座双层八角阁楼,上层八角上各盘一条栩栩如生的陶质神龙,上下层角端均饰有镇海祖像和祥瑞异兽,凝视着八方。阁楼屋脊中心为宝顶葫芦型。这里有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对座交谈。据传说,台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楼修八角,示八卦之意,当时诸葛亮在此外观天象、望气脉、日夜运筹,辅佐刘备复兴汉室大业。阁楼屋脊上的八条神龙,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而特意设计的,这八条龙面对八方,哪方烧大火,哪一方向龙头就会自动喷出水来。所以当年火烧新野时,新野满城起火,上下通红,全城房屋尽成灰烬,唯独议事台一无所损。现存议事台,乃后人重建,八檐八柱,巍峨壮观,为游客的必观景点。
折叠 汉桑城
汉桑城高约丈许,周约数丈,青砖砌筑,上有堞垛,状若城墙,内有古桑一株,乃三国时关羽手植,汉桑城即由此而得名。城墙迎日面树碑勒铭,记述城桑来历。此城乃世界最小之城,实为凭吊三国旧事的绝好去处。??????????????????
折叠 邓禹故里
东汉二十八宿之首邓禹,新野三泉陂村人邓禹故里(今名板桥铺,属城郊乡),村边有其后人所立之“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楼,至今犹存。近年来回新野寻根祭祖的海内外邓姓传人,无不亲临祭吊,追怀先祖。
邓禹故里碑是记载东汉云台“二十八宿”之首邓禹故居地的重要实物资料。该碑高2.56米,宽0.97米,由整块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间刻“汉高密候邓元公故里”九个大字。碑文曰:“公讳禹,字仲华。东汉中兴,功盖诸将。始封梁候,继封高密候。永平元年薨,谥曰元。其故里在新野东北乡三泉陂,厥裔蕃昌,世守勿替,邑之人恒景慕之,标公爵氏,特建木坊于道旁。余公馀诣访,得晤其五十八世孙广东候补吏目前署香山司巡政名坤载,述坊年久倾欹,愿立碑以垂不朽,余掭笔立书,永成文献之—证云。清咸丰六年新野知县倪正钧立”。
1979年新野县文化部门访得此碑,遂由县政府于2025-08-08在原址重修。重修后的碑楼为砖混结构,座北向南,高4米,中间嵌入原碑,东西两面有汉代青龙、白虎图案。背面为《东汉开国元勋邓禹故里碑重修记》,简述了邓禹生平及古碑失而复得重修事宜。